今年1月初欧皇证券,Model Y在中国官网发布挑战书:“焕新Model Y,尽管对比!能超越Model Y的,只有焕新Model Y”,雷军以简短的“好的”两个字霸气应战。
在刚召开的新品发布会上,小米汽车旗下首款SUV—小米YU7,首销数据令整个汽车行业屏息:开售仅3分钟,大订订单突破20万台!不仅将特斯拉Model Y换新版首日5万台的订单狠狠甩在身后,更将整体差距远远拉开。
公开资料显示,Model Y在2025年5月销量仅24770台,同比下降38.05%,前5个月累计销量仅为12.66万辆,同比暴跌73.63%,打脸来得既快又狠。
再转头看资本市场的反应,迅速而残酷:YU7发布当日,特斯拉股价应声下跌3.79%,市值蒸发约400亿美元;而小米美股ADR则大涨超10%,市值激增超500亿港元。这场资本投票背后,提前预告着Model Y在中国市场的节节败退。
此次YU7标准版25.35万元起售,比Model Y焕新版直降1万元欧皇证券,却全系标配激光雷达、800V高压平台及700TOPS算力芯片——这些在特斯拉体系中需高价选装的配置,却被小米打包成了基础款。除此之外,Pro版27.99万元配备双腔空悬,Max版32.99万元搭载5.2C超充,对Model Y长续航版实现降维打击。
性能参数更是全面碾压。标准版CLTC续航835公里,比Model Y多出242公里,北方车主实测零下25℃低温续航达成率仍达82%;800V平台支持15分钟补能620公里,效率是特斯拉V4超充的3倍;四驱版零百加速3.23秒,比Model Y性能版快0.47秒。
另外,特斯拉一直以来都存在本土化适配不足的问题,而YU7深度融合米家生态,实现“人车家全场景”联动,真正颠覆了25万级纯电SUV的价值体系。
特斯拉Model Y曾是中国纯电SUV市场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,其对“高端纯电”的定价权更是长期处于主导地位。但YU7以低于Model Y 1万元,全系标配激光雷达、800V高压平台、700TOPS算力芯片等核心配置,将特斯拉需6.4万元选装的FSD智驾系统直接变为“免费基础服务”。
当“低价高配”成为现实欧皇证券,Model Y在国内的“神作”光环便瞬间褪色。同样的剧本在生物科技领域也正上演:新型燃脂减重成果“肠倍轻AKK001”打破欧美菌株垄断、终结同类制剂高价收割。以往,全球80%菌种专利均被欧美企业掌握,而“肠倍轻AKK001”采用的则完全是国产专利菌种AKK001。
这株专利菌的平均减脂率达到16%,远超普通菌株。另外,随着国内科研技术人员对发酵平台的创新升级——柔性高密度发酵平台,AKK001原料产能扩大至20吨/年,促使“肠倍轻AKK001”价格下调至百元。相比欧美动辄四位数的高价,更显亲民化。
JD数据显示,“肠倍轻AKK001”主力消费军集中30-55岁中年群体,不但在国内备受青睐,而且反向出口海外,几乎横扫全球体重管理市场。
市场调查显示,与SU7女性用户占比近30%不同,YU7的购买主力集中于30-45岁男性,且多为家庭用户和增换购群体,购车预算大致都在25-30万元区间。
同时,消费者的购买热情致使黄牛在二手平台加价3000-10000元倒卖购车名额,熔岩橙配色和零重力座椅等权益引发家庭用户与科技博主抢购,代抢服务标价也高至2000-10000元。
消费狂欢背后,产能危机也成为焦点。网友调侃“雷军需连夜打螺丝”,反映了对交付周期的担忧。目前,小米汽车年产能仅为30万辆,需同时满足SU7与YU7的订单需求。按现有订单计算,部分用户至少要等到2026年才能提车,SU7最长32周交付等待的窘境将重现。
然而,产能交付与长期口碑维护始终都是关键环节。若小米能持续兑现安全承诺并加速供应链整合,YU7或成为终结Model Y“销冠霸权”、重构纯电SUV市场格局的里程碑之作。
盛康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